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何瑞娜 武晓媛)2月24日,记者来到位于五家渠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五家渠格辉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看到在萘系合成车间,工人们正在对设备进行检修;在羧酸车间,工人们正在做液体速凝剂生产前的原材料加料工作,为企业复工复产做好充足准备。
该公司是从事专用精细化工产品研发、生产的新材料加工企业,产品服务于水利建设、路桥建设、商品预拌混凝土等行业。该公司成立以来,坚持走技术创新之路,拥有专业的技术团队和实验室,为产品研发、生产质量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撑,部分产品生产工艺,已经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目前该公司已申请专利10项,取得专利授权8项,并连续三届取得了国家级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公司2011年入驻五家渠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10余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疆内最大的混凝土外加剂生产企业,占疆内市场五分之一左右的份额。我们的智能化全自动羧酸减水剂生产控制系统,在去年升级改造后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可年产1.5万吨高性能聚羧酸减水剂,每天生产母液量150吨左右。”该公司生产副总经理马俊杰说。
“2021年,公司加工产品近7万吨,已实现销售收入1.26亿元,较上年度增长20%左右,实现建厂以来的最好成绩。我们也将继续致力于混凝土外加剂行业的发展,致力于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建设美好新疆共同致富职工群众。”该公司总经理李书刚说。
师市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内培外引做强龙头企业,加快打造现代工业产业集群,推动师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师市以提升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和质量为抓手,不断压实工作责任,扎实推进“小升规”企业培育工作,助力中小企业做大做强。2021年,新增规上企业10家,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596.91亿元,增长31.8%,盈利突破90亿元。
师市做强现代工业产业集群,着力构建“6+4”工业体系,做大做强金属冶炼加工、能源加工、食品加工、纺织服装、装备制造、建筑材料六大优势产业,培育发展生物医药、中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打造“1+4”产业园区,即1个千亿级和4个百亿级产业园区。